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联系我们
栏 目 列 表
新闻中心
政策法规
使用说明
相关技术问题解答
三元热效应
技术优势
产品性能
企业标准
黑洞能效应
企业文化
企 业 文 化
· 浅释 “忠诚”与“诚信”
· 发明创造引来的不是凤凰,是
· 拥有美好的品德,良心是做人
· 何谓低碳经济
·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异同考
· 谈低碳生活与生态文明

战 略 合 作

发展中国绿色建筑材料网:
www.zglsjc.net
中国节能助燃剂网:
www.黑洞能.com
www.heidongneng.com
中国三草一参网:
www.zgsycw.com

 
企业文化
《论语》中的仁论
 

       《论语》就是以讲“仁”为主。不算标题计标点,《论语》共21,469个字,其中“仁”字出现,有人统计有109次,还有人统计说105次,这里统计是106次。总之,是一百次多些吧。

      这也就是说,《论语》中,平均十几个字中就出现一个“仁”。密度之大、频率之高,实属罕见。这位孔圣人是事事讲“仁”、处处讲“仁”,为政讲仁政,做人讲仁人,在他老人家那里举手投足、言谈举止都有“仁”,乃至居住也讲“里仁为美”。

      可见,“仁”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,是儒家的基本概念,以至有人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“仁学”。

       正因如此,“仁”在中国传统文化并至今的社会观念中有着特殊的意义。这其中,“不仁不义”绝对是为人类所不耻、为社会所唾弃的。

      其实,在孔子的“仁”论之前,古中国的哲学思想经历了由“鬼神”到“德”的演变。这个演变过程,是随着生产力发展导致贫富差别和私有制形成而形成的。

      (一)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记载:黄帝时,“万国和,而鬼神山川封禅与为多焉(因此,自古以来,祭祀鬼神山川的要数黄帝时最多)。”

      帝颛顼〔zhuānxū〕高阳者,“依鬼神以制义,治气以教化,絜诚以祭祀。”

      高辛“明鬼神而敬事之”。

       这说明,从黄帝到高辛,这三代的世界观是鬼神主导一切。

      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记载:帝喾死后,挚接替帝位。帝挚登位后,没有干出什么政绩,于是弟弟放勋登位。这就是帝尧。

      《尚书·虞书·尧典》记载了尧“他首先修明自身之美德,而后使九族和睦,平等地治理百姓。百姓顺从他的诏命,然后联合统理天下所有的城邦,(克明俊德,以亲九族;九族既睦,平章百姓,百姓昭明;协和万邦,黎民於变时雍)。”

      帝曰:“呀,各位大岳,我在位已七十年。你们能发布大命,继承我的帝位吗(咨!四岳,朕在位七十载,汝能庸命,巽朕位)?”  
    岳曰:“我们无德呵,会有辱您的圣位(否德,忝帝位)”。 
    曰:“那就发扬你们的光明,推举被埋没的人(明明,扬侧陋)。”  
    师锡帝(大家)曰: “有鳏在下,曰虞舜(有一个单身男子在民间,叫虞舜)。”  
    帝曰:“讲!我听听他是什么样的人(俞!予闻如何)?”  
    岳曰:“瞽子(他是瞽史之子)。 父顽,母嚚,象傲,克谐(父亲很凶恶,母亲逃走了,弟弟很傲慢,但他仍与他们相处很好)。以孝烝烝,乂不格奸(孝行昭昭,宽容而不相斗)。”  
    帝曰:“我其试哉女(那么我拿女儿来试试他吧)。”于时,观厥刑于二女(于是,让少女去考察舜的行为)。

      《尚书·虞书·舜典》记载了舜“玄德升闻,乃命以位。慎徽五典,五典克从(以深厚的德闻名,被任命了官职。负责推行五典之教,舜便谨慎地理顺五种伦理道德,用五种伦理道德去教育臣民。臣民们都能听从舜的教导而不违背。)。”

      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记载:于是尧妻之二女,观其德于二女。舜饬下二女于妫汭,如妇礼(于是尧把两个女儿嫁给他,从两个女儿身上观察他的德行。舜让她们降下尊贵之心住到妫〔guī〕河边的家中去,遵守为妇之道)。尧善之,乃使舜慎和五典,五典能从(尧认为这样做很好,就让舜试任司徒之职,谨慎地理顺父义、母慈、兄友、弟恭、子孝这五种伦理道德,人民都遵从不违)。

      在这里应该是除甲骨文之外,有文字记载以来,“德”和“孝”字的第一次出现,而且“德”涵盖了“孝”、“忠”、“仁”等。

      也就是说,尧帝时的世界观已经从鬼神主导一切,变为人自身的“德”有决定性作用。

      那么,这时的世界观为什么会从重鬼神转变为重德呢?因为有了贫富差别。

      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记载:帝尧者,放勋(帝尧,就是放勋)。其仁如天,其知如神(他仁德如天,智慧如神)。就之如日,望之如云(接近他,就像太阳一样温暖人心;仰望他,就像云彩一般覆润大地)。富而不骄,贵而不舒(他富有却不骄傲,尊贵却不放纵)。黄收纯衣,彤车乘白马(他戴的是黄色的帽子,穿的是黑色衣裳,朱红色的车子驾着白马)。

      帝尧就“富而不骄,贵而不舒。”这说明,至少在帝喾〔kù〕死后,尧的哥哥挚接替帝位后,就产生了贫富差别两级分化。

      这样,社会必然有疑惑:既然同样是在鬼神主导下,那么为什么会有穷富贵贱的差别呢?

      显然,尧的解释是因为各人的“德”不同。

      (二)从尧形成经舜到禹建立的“德”观念,在夏商两代开始发展,并且有着各自的内容。

      在夏代,“德”体现为惜民力、轻劳役,慎刑罚。

      在殷商,“德”不仅有善恶之分,且有君、臣之别,其主要内容是施实“得”于民,赏罚公平、得当,德位相符等。

      夏是和平篡权,以德起家,也就依然重德。可殷商是以革命夺取了夏的政权,思想和舆论必然随之革命,故哲学思想也就放弃了夏的以德为主,反倒把黄帝时的鬼神论发展成为天命论,甲骨文主要就是祭祀和占卜的记录,真正是“不问苍生问鬼神”。

      《尚书·商书·西伯戡黎》记载:周文王打败了黎国以后,祖伊恐慌,跑来告诉纣王。祖伊说:“天子,无意恐怕要终止我们殷商的国运了!贤人和神龟都不能觉察出吉兆。不是先王不扶助我们后人,而是大王淫荡嬉戏自绝于天。所以上天将抛弃我们,不让我们得到糟糠之食。大王不揣度天性,不遵循法律。如今百姓没有谁不希望大王灭亡,他们说:‘老天为什么不降威罚呢?’天命不再归向我们了,现在大王将要怎么办呢?”

      王曰:“呜呼!我生不有命在天?”

      但是,“有命在天”的商纣王最终却被周武王砍下了头,可见天命无常。于是,《尚书·周书·君奭》说“天不可信”、《诗·大雅·惟民》讲“天命靡常”,周人就又在思想和舆论上又启用了夏的德论,用“敬德”思想改造了殷商的天命论,在天命论中渗透了人力的精神,将天本文化、改造为人本文化。所以,“德”观念空前发展。

      据说,经郭沫若先生考证,“德”出自于周公。周公主持开创的西周特色政治文明,突出强调“以德配天”,衍生了敬德、明德、容德、怀德、承德、秉德、率德、用德、奉德、昭德、慎德、敏德、成德、好德、勤德、显德、崇德等一系列令人目不暇接的德字号名目。有统计,在《尚书》中,“德”字凡211见,其中,《虞夏书》25见,《商书》63见,而《周书》却有123见,从使用的频率上就可以看到,夏商周三代的统治者是一代比一代更加重视“德”。

      当然,这其中有许多是梅氏伪书后加的内容。既便除此,《尚书》也反映出了“德”之重要:

      《周书·梓材》中有:“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,肆王惟德用”。

      《周书·召诰》中有:“惟不敬厥德,乃早坠厥命”和“王其德之用,祈天永命。” 

      《周书·多士》中有:“予一人惟听用德”。

      (三)周德对德的发展,其主要表现就是建立起完整的“祈天”、“敬德”、“保民”相结合的思想体系,为后世德论、德政、德治奠定了永恒的基调。

      一是、“德”是政权的合理渊源。

      《尚书·周书·召浩》“肆惟王其疾敬德,王其德之用,祈天永命”。“民之所欲,天必从之”,民意成了天意的体现,“敬德”不仅是君主用以获得天命、代天牧民的必要条件,而且还是君主赖以永保天命、受民受土的秘诀。

      只有有德者才能够获得天命,代天牧民,德与天命不可分离,德延则天命延,德衰则天命消,失德即失天下。
          二是、“德”不仅有内外之分,而且既具有政治性,又具有宗法性,是内外的统一,也是政治性与宗法性两重性的统一。

      就个体而言,“德”是每个人自身的道德品质、道德修养;就社会而论,“德”体现为一系列政治、法律、道德、伦理行为的规范体系。

      社会的成员由于都具有宗法上的和政治上的双重身份,只有满足了自己的双重角色,才是实现了“德”。

      “德惟善政,政在养民。”这虽然是出自伪 《尚书》的《大禹谟》,却也表明了周朝的理念。”

      尤其是,春秋300年基本奉行的是“德礼不易”的政治原则。《左传·僖公七年》公元前635年,管仲〔公元前725年一645年,名夷吾、字仲, 亦称管敬仲颖上(今安徽省颖)〕人,春秋时齐国政治家〕言于齐侯曰:“臣闻之,招携以礼,怀远以德,德礼不易,无人不怀。”

      《左传·襄公二十四年》记载:公元前549年,子产〔公元前582年?-公元前522年,名侨,字子产,又字子美,春秋时郑国著名的政治家〕:“夫令名,德之舆也。德,国家之基也。有基无坏,无亦是务乎!有德则乐,乐则能久。”

      可见那时是,“德”是“礼”的内核,“礼”是“德”的外在,“内德外礼”,流行德政。所以,

      谈为政,《论语·为政》记载:子曰:“为政以德,譬如北辰,居其所而众星共之(实行德政,就如同北极星,位居其所民众像群星一样围绕着)。

      论治民,《论语·为政》记载:子曰:“道之以政,齐之以刑,民免而无耻(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,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,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,却失去了廉耻之心) ;道之以德,齐之以礼,有耻且格(以道德来引导,以礼法来约束,百姓不仅知耻辱,而且自行规范)。”

      讲人生,《论语·学而》记载:子曰:“志于道、据于德、依于仁、游于艺。”

      尽管如此,可到了孔子那里,他却又把“仁” 提高到了与“德”并驾齐驱的伦理哲学极点。

      孔子的专业本行是“礼”,可他却通过升华“仁”的内涵和境界,将“礼”的内核用“仁”替换了原来的“德”,发展出了个以“仁”为内容、以“礼”为形式的“内仁外礼”的儒家学说。

      那么,孔子为什么要以“仁”替“德”呢?

      (四)通常的观念认为,“德”与“仁”相差无几,几近相同,那么孔子为什么煞费苦心以“仁”置换了“德”呢?岂非多此一举!

      “德”的古字,左边是“彳”,小走之意;右边上面是“直”,下面是“心”; 心直,就是心怀坦荡。

      人之初,性本善。心的本来面目,也就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就是善。以快的方式直抒胸臆就得到了善,得到了自然也就不用求人求天了,这就是 “德”!突出的是个人的天性。所以,《论语•述而》中,子曰:“天生德于予,桓魋其如予何(天赋予我德,追杀的桓魋能把我怎样)?”

       所以,这个“德”在古老的观念中,也是发自内心自然而然的善,所谓《周礼·地官·师氏》曰:“德行,内外之称,在心为德,施之为行。”

进入私有制社会后,在私有观念的包围中,人性却变异成了恶。

      铁器和牛耕的推广,商品生产扩大,市场经济繁荣,周人的社会规范体系瓦解。尤其是周朝晚期,诸侯经济发展、实力增强。

      到了春秋时代,“天下熙熙,皆为利来;天下攘攘,皆为利往”(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),礼乐征伐自诸侯出,春秋无义战,礼坏乐崩,血缘宗法社会制度正在瓦解。

      正因如此,孔子在中连连发出感叹,《论语•卫灵公》记载:子曰:“由,知德者鲜矣(仲由啊,理解德的人太少了呀)。”

      子曰:“己矣乎?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(完了吗?我没见过喜欢美德如同喜欢美色的人)。”

      此时此刻,若是再奢谈什么“人之初,性本善”就显得幼稚了。

      失去了自觉的“德”,就只有威逼利诱,以强大的法制为后盾,以切身利益为诱惑,才能巩固礼教,保证社会秩序,恢复社会和谐。

      这样,强调为自己而爱人的“仁”之作用就突出了,“仁”置换“德”也就成了大势所趋、人心所向。

      所以,子曰:“民之与仁也,甚与水火。水火,吾见蹈而死者矣,未见蹈仁而死者也(人民对仁的需要,比水火更迫切。水火虽有利于人,人有时却会蹈之而死,我没见过蹈仁而死的)”(《论语•卫灵公》)。

      由此可见,以仁”置换“德”是利益的诱惑和现实的需要。正因如此,孔子与时俱进、当仁不让、构造起了“仁”字社会大厦。

      从字源上看,“仁”从人从二,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依相耦。人人相依,既是团结友爱,又是集中智慧。能实现团结友爱必定有德,能集中集体智慧必然有才。

      所以,“仁”字在最早见于文献的《尚书·金滕》:“予仁若考(我的才能和美德同先父一样)”中指的就是才德兼备。

      后来讲“仁”,则多指慈爱、友爱、亲爱,是“德”的一种表现。《国语·周语下》有“言仁必及人”、“仁,文之爱也”和“夫敬,文之恭也;忠,文之实也;信,文之孚也;仁,文之爱也;义,文之制也;智,文之舆也;勇,文之帅也;教,文之施也;孝,文之本也;惠,文之慈也;让,文之材也。象天能敬,帅意能忠,思身能信,爱人能仁,利制能义;事建能智,帅义能勇,施辩能教,昭神能孝,慈和能惠,推敌能让。”

      那么,何为孔子的“仁”呢?

      据《论语》中记载,当时就至少有9人次直接向孔子问仁,孔子针对不同的人给予了不同的回答。但是这些回答多数都是在解答怎样具体的“为仁”,只有一个才是孔子给“仁”的定义呢。

      《论语·颜渊》记载:樊迟问仁,子曰:“爱人。”

      也就是说,孔子对“仁”的定义就是爱人,这是取了“仁”字团结友爱的本义。

      那么,孔子为什么强调“仁”就是爱人呢?

      (五)关于为什么将“仁”定义为爱人,孔子他自己没说明,可稍后比他小70多岁的墨子〔公元前468-公元前376年,名翟,战国时鲁国人,或说宋国人,原是手工工匠,善于制造守城器械等,学过儒学,后创墨家学派,是战国时代流誉四方、最具影响力的大思想家之一〕却是在《墨子·兼爱上》中阐述的一清二楚:

      “圣人是以治理天下为职业的人,必须知道混乱从哪里产生,才能对它进行治理;如果不知道混乱从哪里产生,就不能进行治理(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,必知乱之所自起,焉能治之;不知乱之所自起,则不能治)。这就好像医生给人治病一样,必须知道疾病产生的根源,才能进行医治。如果不知道疾病产生的根源,就不能医治。治理混乱又何尝不是这样,必须知道混乱产生的根源,才能进行治理。如果不知道混乱产生的根源,就不能治理(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:必知疾之所自起,焉能攻之;不知疾之所自起,则弗能攻。治乱者何独不然?必知乱之所自起,焉能治之;不知乱之所自起,则弗能治)。圣人是以治理天下为职业的人,不可不考察混乱产生的根源(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,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)。

      “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,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,试考察混乱从哪里产生呢?起于人与人不相爱(当察乱何自起? 起不相爱)。臣与子不孝敬君和父,就是所谓乱。儿子爱自己而不爱父亲,因而损害父亲以自利;弟弟爱自己而不爱兄长,因而损害兄长以自利;臣下爱自己而不爱君上,因而损害君上以自利,这就是所谓混乱(臣子之不孝君父,所谓乱也。子自爱不爱父,故亏父而自利;弟自爱不爱兄,故亏兄而自利;臣自爱不爱君,故亏君而自利,此所谓乱也)。反过来,即父亲不慈爱儿子,兄长不慈爱弟弟,君上不慈爱臣下,这也是天下的所谓混乱(虽父之不慈子,兄之不慈弟,君之不慈臣,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)。

      “父亲爱自己而不爱儿子,所以损害儿子以自利;兄长爱自己而不爱弟弟,所以损害弟弟以自利;君上爱自己而不爱臣下,所以损害臣下以自利。这是为什么呢?都是起于不相爱(父自爱也不爱子,故亏子而自利;兄自爱也不爱弟,故亏弟而自利;君自爱也不爱臣,故亏臣而自利。是何也?皆起不相爱)。

      “即使在天底下做盗贼的人,也是这样。盗贼只爱自己的家,不爱别人的家,所以盗窃别人的家以利自己的家;盗贼只爱自身,不爱别人,所以残害别人以利自己。这是什么原因呢?都起于不相爱(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,盗爱其室不爱其异室,故窃异室以利其室;贼爱其身不爱人,故贼人以利其身。此何也?皆起不相爱)。

      “即使大夫相互侵扰家族,诸侯相互攻伐封国,也是这样。大夫各自爱他自己的家族,不爱别人的家族,所以侵扰别人的家族以利他自己的家族;诸侯各自爱他自己的国家,不爱别人的国家,所以攻伐别人的国家以利他自己的国家。天下的乱事,全部都具备在这里了。细察它从哪里产生呢?都起于不相爱 (虽至大夫之相乱家,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。大夫各爱其家,不爱异家,故乱异家以利其家;诸侯各爱其国,不爱异国,故攻异国以利其国,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。察此何自起?皆起不相爱)。

      “若使天下兼相爱,爱人若爱其身,犹有不孝者乎(假若天下都能相亲相爱,爱别人就象爱自己,还能有不孝的吗)?视父兄与君若 其身,恶施不孝?犹有不慈者乎(看待父亲、兄弟和君上象自己一样,怎么会做出不孝的事呢?还会有不慈爱的吗)?视弟子与臣若其身,恶施不慈(看待弟弟、儿子与臣下象自己一样,怎么会做出不慈的事呢)?故不孝不慈亡有,犹有盗贼乎(所以不孝不慈都没有了。还有盗贼吗)?故视人之室若其室,谁窃(看待别人的家象自己的家一样,谁会盗窃)?视人身若其身,谁贼? (看待别人就象自己一样,谁会害人)故盗贼亡有。犹有大夫之相乱家、诸侯之相攻国者乎(所以盗贼没有了, 还有大夫相互侵扰家族,诸侯相互攻伐封国吗)?视人家若其家,谁乱?视人国若其国,谁攻?故大夫之相乱家、诸侯之相攻国者亡有(看待别人的家族就象自己的家族,谁会侵犯?看待别人的封国就象自己的封国,谁会攻伐?所以大夫相互侵扰家族,诸侯相互攻伐封国,都没有了)。

      “假若天下的人都相亲相爱,国家与国家不相互攻伐,家族与家族不相互侵扰,盗贼没有了,君臣父子间都能孝敬慈爱,象这样,天下也就治理了 (若使天下兼相爱,国与国不相攻,家与家不相乱,盗贼无有,君臣父子皆能孝慈,若此则天下治)。

      “所以圣人既然是以治理天下为职业的人,怎么能不禁止相互仇恨而鼓励相爱呢?因此天下的人相亲相爱就会治理好,相互憎恶则会混乱。所以墨子说:“不能不鼓励爱别人”,道理就在此 (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,恶得不禁恶而劝爱?故天下兼相爱则治,交相恶则乱。故子墨子曰:‘不可以不劝爱人者,此也) 。”

      原来礼乐征伐自诸侯出,礼坏乐崩的根源“皆起不相爱”!所以,孔子才强调并定义了“爱人”的“仁”,孟子则强调“仁者爱人”。

      正是因为“仁”是爱人,所以,

      子曰:“富与贵,是人之所欲也;不以其道得之,不处也。贫与贱,是人之所恶也;不以其道得之,不去也。君子去仁,乌乎成名?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,造次必于是,颠沛必于是(富和贵,人人向往,不以正当的方法得到的,不要享受;贫和贱,人人厌恶,不以正当方法摆脱的,不要逃避。君子扔掉了仁爱之心,怎么算君子?君子时刻不会违反仁道,紧急时如此,颠沛时也必须如此)”(《论语·里仁》)。

      子曰:“志士仁人,无求生以害仁,有杀身以成仁(志士仁人中,没有贪生怕死出卖正义的人,却有舍生忘死维护正义的人)”(《论语•卫灵公》)。

      子曰:“当仁,不让于师”(《论语•卫灵公》)。

      是啊,爱人当然就不会作恶害人,必然就不取不义之财,一定就不会为了自己追求生存和生活去害人,做爱人的事自然是不必同老师相互谦让啦!

那么,孔子的爱人论又是什么内容呢?

 

  您是本站第 webpage visitor stats 位客人

企业网站:
◎中国“黑洞能”节能助燃剂网www.heidongneng.cn/black-hole.com.cn/黑洞能.com

◎中国食叶草大产业发展网www.zgsycw.com
技术咨询: 010-63972738
联 系 人:柏绿山 13801159338
企业邮箱:962087368@qq.com
网站备案:京ICP备13006566号-2    管理员登录


微信